在生物医疗实验室中,质控品是检测质量的“隐形裁判”——用得好是“标尺”,用得不当则成“陷阱”。然而,许多实验人员在存储、复溶、分装和仪器上机等基础操作中常常犯错:自动除霜冰箱可能会悄无声息地破坏质控品的稳定性,阳光直射的实验台则可能影响复溶的环境,移液管的不准确定会导致加水量的偏差。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可能会直接导致质控结果偏差,甚至影响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今日,我们将逐步解析最易出错的关键环节,从“选择冰箱”到“仪器上机前”的每个环节都将进行重点讲解,以帮助您避免操作失误,稳固检测质量的底线!
一、存储:选择合适的冰箱,温度监控不可忽视
质控品未开瓶时,其存储环境直接关系到其稳定性。请牢记以下两条“硬性标准”:
● 冰箱必须选用医用款:自动除霜冰箱的温度波动会破坏质控品的冷冻干燥结构,因此不宜使用;
● 温度计要定期校准:冰箱内的温度计绝不是“摆设”,应定期校准以确保显示准确,避免因温度偏差导致质控品变质。
二、复溶:环境、水质与水量,步步精准
复溶是使干粉“复活”的关键步骤,操作不当可能会直接损害质控品的成分:
● 环境要“避光避风”:操作时需选择无空气流通且无阳光直射的实验台,以防止质控品受潮或氧化;
● 温度需严格控制在18~25℃:必须使用室温环境(不可用孵育器/箱),高温会引起成分变性;
● 水质要“纯净”:加水应参考行业标准,确保水质达标以避免引入干扰物质;
● 水量要“精确”:建议使用A级移液管取水,且移液管要定期校准。不准确的水量会导致稀释或浓度异常,从而影响质控结果的可靠性。
三、分装:体积与标签,一个都不能少
分装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使用提供便利,但若操作不规范则可能导致交叉污染或混淆:
● 体积需按需定:参考仪器每个项目的“吸样量+死腔量”进行分装,以避免取液不足或浪费;
● 标签必须清晰:每个分装管上需标注质控品名称、水平(如高/中/低)及分装日期——未标记可能导致后期误用“标尺”,结果则全乱套!
四、上机:温度平衡至关重要,切勿加速融化
上机前的最后一步,许多人因“心急”而犯错:
● 未分装的冷藏质控品(2-8℃):取出后应直接取用所需量,严禁将原瓶回温!取完后应立刻放回冰箱,以避免因温度反复变化而加速质控品失效;
● 分装后的冷冻质控品:需提前在室温下自然融化,但禁止人为加速(如热水浴或吹风机)!待完全平衡后再上机,暴力升温可能损害成分的稳定性。
诸如此类的细节,虽看似“操作习惯”,实则是质控结果的“生命线”。从今天起,请将这些要点牢牢记住,或将其贴在实验室操作台旁——多一分规范,便可多一分结果的准确与可靠!
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在金年会,我们致力于通过自主研发和国产化生产,向体外检测行业用户及合作伙伴提供全球前沿的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解决方案,助力医学实验室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现已推出专业质控管理软件及涵盖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等细分领域的第三方质控品。
金年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体外诊断标准品与质控品研发创新型高科技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平台向行业用户提供标准物质、第三方质控产品和企业参考品服务,致力于提升行业检测的准确性。参与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并多次支持室间质量评价(EQA)及能力验证项目。秉承“精准制标,匠心良造”的理念,金年会怀揣“提高体外检测的准确率,助力精准医学发展的愿景”,不断努力建立中国体外检测金标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