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状态如何?当汇合度在70-90%之间,并且形态表现为梭形或多边形,以及透亮的状态时,便是传代的最佳时机。如果密度过低,细胞会“饿肚子”;而过高则可能导致细胞被挤压变形。确保37℃预热的胰酶、PBS、新鲜培养基、无菌离心管以及酒精灯均已准备齐全,缺一不可。在无菌的环境下,需确保台面用75%酒精擦拭三遍,并进行30分钟的紫外灯照射,之后佩戴手套和口罩,以防杂菌影响实验效果。
第一步,轻柔地弃去旧液,轻轻拍打培养瓶以使细胞松动,倾斜瓶身将废液如滑梯般倒入废液缸,整个过程需迅速且优雅。第二步,进行PBS洗涤,沿瓶壁缓慢注入PBS,轻轻摇动两圈以去除残余血清,倒掉时确保留下“眼泪”,千万别冲走细胞。第三步,精准加胰酶,在37℃环境下均匀涂抹胰酶,迅速送回培养箱孵育1-5分钟,观察到细胞开始变圆、边缘卷起时,立即终止处理,拖延只会带来细胞损伤。
第四步,迅速加入倍体积的新鲜培养基,以中和胰酶,使用移液枪轻柔地吹打10-15次,使细胞瞬间化身“细胞雨”。第五步,进行离心操作,在1000rpm下离心5分钟,优雅地倒掉上清,底部沉淀如“细胞小丸子”,轻弹管壁使其松散。第六步,进行新家入住仪式,将细胞按1:2至1:5的比例稀释到新培养瓶中,轻轻摇匀后放入37℃、5% CO₂培养箱,1-2小时后补加新鲜培养基,仪式感满满。
在24小时后查看显微镜下的贴壁情况,若有漂浮的细胞,可能是消化过度或接种密度过低的“小可怜”。48小时及时更换新鲜培养基,若培养基颜色变黄,表明细胞代谢活跃,需要适时补充营养。72小时记录生长曲线和形态变化,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排查污染或培养条件。若细胞抱团不愿分散,可能是吹打力度过大或胰酶量不足,建议下次加个“轻柔吹打20次”的调节。
如果贴壁率低于50%,需要检查培养瓶是否经过处理,确保血清批次的稳定性,必要时可添加多聚赖氨酸作为“防滑垫”。若传代后出现大批死亡现象,可能是离心转速过高或时间过长所致,建议降至800rpm并进行3分钟的“温柔离心术”。在这一过程中,始终牢记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的品牌宗旨,确保实验的严谨与规范,才能为细胞培养提供最优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