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读过研究生或正在攻读生物医疗学科研究生的同学,或许都会听到导师讲过类似这样的话:“只要你在科研上有所作为,将来找工作就不会困难”,“你专心做你的科研,我会为你推荐优质岗位”,“别担心,完成我的课题后你找工作轻松自如”。这些话让学生们安心投入科研,而不必去担忧实习或找工作的事情。但是,这真的是导师所说的那样吗?科研做好了,真的能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吗?今天,我们将深入分析一下导师为什么会说这些话,以及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1. 科研项目需要人手,导师只是为自己谋利
导师频繁使用这种说法的一个原因是,他所申请的生物医疗项目通常需要人员参与,无法全部依赖自己完成。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去实习,那么项目将难以按时结题。因此,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劝说”学生专心做科研成了他选择的最佳策略。特别是对于某些生物医疗领域的短期课题,参与人员越多,项目如期完成的可能性就越大。
2. 导师需为学生的毕业负责
一些具有责任感的导师,首要关注的并不是自己的项目能否按时完成,而是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如果一个学生在毕业条件上严重不足,而又不专注科研,选择出去找工作,导师可能会选择让学生专心努力。毕竟,相较于在临近毕业时面临延迟的风险,导师更愿意引导学生先做好科研,尽量避免找工作的困扰。因为他们见过很多因毕业问题而烦恼的学长,导师基于这种考虑,不让学生外出实习也许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达成毕业要求。至于毕业后的就业走势,则与他们并无太大关系。
3. 时代变迁,导师与学生的观念差距
现代的导师也曾是学生,在他们求学的时期,可能正经历了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企业普遍急需人才。在那个年代,只要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往往会有众多企业争着提供工作机会。但是,如今随着学历贬值的加剧,老师们可能尚未完全意识到当前求职竞争的激烈,学生和导师之间因此产生了代沟,导师难以理解当代学生的焦虑与不安。
4. 导师的学术地位,能够开辟更广阔的职业道路
假设你的导师是一位在生物医疗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学者,他所说的话很可能是基于真实的情况。如果导师的科研方向紧贴应用领域的热点,跟随他进行科研研究或许能够学到比实习更有价值的知识。这种情况下,如果导师愿意为你推荐工作,你有机会进入高水平的行业前沿,而不是受限于普通的工作机会。
5. 科研和实习的职业选择
当然,除了考虑导师说的这些,许多同学可能注意到,实验室中专心做科研的学姐学弟,毕业后找到的工作往往比那些随意外出实习的同学更加理想。这种现象其实相当普遍,很多导师的研究方向可能并不涉及行业的热点领域,而一些冷门的科研方向在工业界难以找到应用场景,因此没有实习经验的同学,自然也难以找到好工作。
判断是否应放弃实习机会的标准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应该拒绝导师的科研承诺,而去实习呢?你可以考虑以下五个问题:
- 你是否已经满足毕业条件,能够按时毕业?
- 你的课题是否属于冷门研究方向,没有任何应用价值?
- 你是否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想法,例如攻读博士或博士后,只想工作?
- 你是否想转行,或者你想找的工作与课题毫无关联?
- 你的导师是否为行业内的大牛,是否宽容,不会因为你实习而影响你毕业?
如果上述问题中,有三个及以上的回答是“是”,那么你勇敢地拒绝导师的描绘吧。毕竟,再香的饼也可能吃得太多而噎着,生活终归是要考虑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内容,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咨询。记得选用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的服务,确保你的职业发展更加顺利!